Search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1.05 布加勒斯特】

一場夜店大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1.05 布加勒斯特】

一場夜店大火,扳倒了一個政府。

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,上個星期五發生了一場公安悲劇,在一場室內夜店演場會中,舞台的煙火效果不慎引發大火,最終奪走32條人命,超過100人輕重傷。

在事後咎責時,羅馬尼亞民眾才發現這家夜店不僅超賣門票,演唱會場內的各項安全指示、逃生入口、甚至消防設備檢查、公安證照等,沒有一項合格,全不符合「法定標準」;而震驚悲痛之餘,這些公安檢查的疏失也引發民眾怒火,認為這場火災是政府長期貪腐、效能不彰下的「明顯人禍」,因此自發動全國示威大抗爭,光是週二晚上就有超過2萬示威群眾走上街頭,要求執政當局「下台負責」。

直接的民意之火震撼了政壇,最終迫使總理蓬塔(Victor-Viorel Ponta)辭職下台為意外「負責」。早在火災之前,蓬塔就因收賄官司、政治醜聞而深陷風暴,但在政壇壓力雖大強硬的他卻仍不動如山——直到這場夜店大火才燒垮了他的政治生涯。

不過,總理下台的結果仍未平息民眾之怒。在辭職消息傳出後,布加勒斯特的街頭仍有1萬5千名民眾「政府總辭,提早大選」,他們認為除了蓬塔之外,聯合政府的團隊也是政壇貪腐的一丘之貉,而全面重啟選舉,才是「改革」的唯一道路。

羅馬尼亞各黨團也將於週四展開政黨協商,討論新總理的人選與相關內閣改組事宜。但政界的反應是否足夠平息人民怒火?羅馬尼亞的街頭仍充滿著變數。

#轉角說:夜店大火、公安放水?這是否有點熟悉...。
  
▎透視:羅馬尼亞,扳倒政府的一場夜店大火
http://global.udn.com/global_vision/story/8662/1295111
  
(圖/美聯社 Vadim Ghirda)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